煤炭信息化
中国正计划再建300个燃煤电厂,其发电量将相当于28个国家的欧盟的所有燃煤电厂。
尽管签署了包括联合国支持的2009年《哥本哈根协议》和2015年的《巴黎协定》在内的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气候变化条约,但中国的燃煤发电容量从2000年的195吉瓦增加了五倍,到2018年达到973吉瓦。
根据《全球能源监测》(Global Energy Monitor)的数据,尽管中国无情地增加了燃煤发电量,但在2010年至2018年期间取消了1,756吉瓦的计划燃煤发电容量 。据《金融时报》报道,中国已经增加了148吉瓦的国内燃煤电力,几乎占欧盟2024吉瓦的燃煤发电量的一半,与欧盟现有149吉瓦的燃煤能力相同。
根据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发表的一项研究,从2013年至2017年的五年中,中国确实通过将PM2.5细颗粒物污染水平降低了约三分之一,使空气污染“显着下降”。)。但是,鉴于北京2013年的PM2.5浓度比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建议标准高出40倍,因此将水平降低三分之一意味着北京的PM2.5浓度仍比世卫组织建议的标准高27倍。
该研究将中国归功于对火力发电厂和工业锅炉实施新标准,对旧工厂的更换以及对车辆的新排放规定。PNAS赞扬了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的大幅增长,但没有提及中国同期的燃煤发电量增长了28%。
中国能源消费惊人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共产党领导层指导国有电力公司通过补贴工业用电价格来最大化制造业出口增长。但根据 Enodo Economics的说法,面对发达国家遭受失业的贸易报复威胁,中国在2017年被迫于2020年转向市场主导的定价。
环保主义者认为,随着可再生能源每单位发电的平均收入下降到煤炭成本的适度溢价,中国将大大增加其工业规模的太阳能和风电场的部署。
但是,能源研究所的报告指出,风能和太阳能发电的间歇性以及在高峰用电需求期间无法产生峰值电力的情况“增加了”公用事业的成本,从而不断保持备用的化石燃料发电能力。该研究发现,“平均而言,在将强制性成本应用于风能和太阳能之前,新建的风能和太阳能发电厂的成本比现有的燃煤电厂高出约65%,而当施加强制性成本时,这一成本是现有燃煤发电厂的两倍。”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四月的北京“一带一路”论坛上对 40个国家表示,中国致力于“开放,清洁和绿色发展”。他还说,中国的海外企业包括300多个燃煤电厂,在这些地方包括土耳其,越南,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国,埃及和菲律宾。
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由于中国内部和外部的扩张,煤炭目前产生了近十年来高达 世界40%的电力。现在有78个国家使用煤炭发电,而2000年为66个国家,另有 16个国家正在建设或计划建造燃煤发电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