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信息化
中国高级气候变化官员周二对路透社表示,中国有望在今年年底之前在建立全国碳排放权交易计划(ETS)方面取得“突破” 。
建立全国范围的排放交易体系是中国在2015年《巴黎气候变化协议》之前做出的承诺之一,但由于担心透明度和国家排放数据的质量,该项目的实施一再被推迟。
生态与环境部气候办公室负责人李高在北京会议的间隙说:“我们将努力在年底之前取得进展。”
该计划最初旨在涵盖所有主要工业部门,但其第一阶段将限于燃煤发电行业,该行业每年造成约30亿吨温室气体排放。
根据2014年的最新数据,中国的年度碳排放总量约为123亿吨。
北京已经下令来自八个工业领域的公司,石油,化工,建筑材料,钢铁,有色金属,造纸,电力和运输-在3月底之前提交其碳排放数据,为ETS发射做准备。
作为对《巴黎协定》的承诺的一部分,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生产国,在压力下必须作出新的,更大胆的减排承诺。
它的目标是在“ 2030年左右”之前将其排放量达到峰值,但环保组织呼吁政府尽早达到目标,并在其2021-2025五年计划中做出新的削减煤炭消耗的新承诺。
然而,高级官员一直在努力抑制期望。
生态与环境部长李干杰周一在一次全国会议上说,在影响全球经济的“深刻而复杂的变化”中,中国环境所面临的局势仍然“严峻”。
在与美国进行严厉的贸易战之后,中国的经济增长已放缓至近三十年来的最低点,引发了人们对中国减少污染和减少碳排放的运动可能会放松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