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信息化
中国正计划在太空中建造世界上第一个太阳能电站,研究人员希望在2021年至2025年之间发射第一批小型原型。该项目的研究人员庞志浩表示,该电站可以为人类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环境”。
太空太阳能站已在《中国科技日报》上宣布,随后由《悉尼先驱晨报》报道。据报道,该电站将提供比地面太阳能农场高六倍的能源。它将允许电动汽车随时随地充电。
虽然首批太阳能站不会提供大量能量,但研究人员计划到2030年建造更大的1兆瓦设施。这个1000吨的太阳能站将绕22300英里的距离绕地球运行。它的工作原理是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然后通过微波或激光束将其传输回地球。
庞说,最大的挑战是如何首先将其发射到太空。它的重量将是国际空间站的两倍多。研究人员正在研究是否可以使用3D打印技术在太空中建造它。另一个问题是微波辐射对地球大气和生态的安全性。
重庆市正在进行第一个实验性太阳能站的建设。引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李明的话说,中国很可能成为第一个在太空中拥有运转中的太阳能电站的国家。使用该技术的其他州和地区是日本,印度和欧洲。
传统上,中国主要依赖煤炭作为主要能源。这使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结果,中国制定了雄心勃勃的可再生能源目标。去年9月,该公司表示,其目标是到2030年使可再生能源至少占总用电量的35%,并对未能实现这些目标的人处以严厉的罚款。在宣布这一消息之前,有消息称中国的排放量在2017年和2018年均增加了。
除了在太空中开发太阳能发电站外,中国还专注于风能和水力发电。它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风能资源,目标是到2020年拥有210吉瓦的风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