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之间,石油行业乱了!
尽管经过欧洲多位领导人劝阻,特朗普不顾国际反对,单方面宣布美国退出伊朗核协议并且恢复对其进行“最高级别”制裁。
随之而来,在美国“退群”之后不久,沙特抛出“增产”来暗示即将撕毁“减产协议”,更是另石油行业动荡再起。
万万没想到,一场多边地缘政治的“权衡”术,正在衍变成“新石油危机”的导火索!
众所周知,伊朗是OPEC第三大产油国,全球第五大产油国。石油是其经济的命脉。
其中,伊朗出口的80%是石油或者与石油相关的产品,其中原油出口占到60%。2017年,伊朗出口原油总量为7.77亿桶,日均约为213万桶。
美退出伊核协议则意味着美国或将对伊朗实施重新制裁,势必会影响到该国原油出口,进而抬高油价。
一、退出核协议背后的战略目的
我们不得不再来谈谈特朗普的竞选标语——“make America great again” ,让美国再次强大。
特朗普的胜选被形容为“庶民的胜利”,而特朗普代表着“工人”阶级。所以,特朗普的目的只有一个,让美国人富起来。
作为商人出身的特朗普想尽了办法。于是,我们看到了中美“贸易战”,还有今天的退出“核协议”。
1、美国退出伊朗核协议,继续制裁伊朗会怎样?
当然,此举会激发伊朗继续进行核试验!
2、伊朗进行核试验又会怎样?
会危险周边国家的安全,尤其是宿敌沙特的安全。
所以,特朗普此举是在对沙特赤裸裸地“勒索”。
一是,让沙特继续乖乖地向美国交“保护费”;
二是,让沙特继续紧紧地围绕在美国周围不能有二心。特别,是在近来和俄罗斯打的火热的时候,适当的给予敲打。
沙特怎么向美国“效忠”,该怎么表现呢?很简单,就是投其所好!
3、美国“所好的”是什么?是低油价!
据API数据显示,美国上周原油进口为740万桶/日。而美国的原油出口却在230万桶/日。很明显,美国还需要花大把的银子买石油。
不仅如此,5月9日一名沙特阿拉伯能源部官员表示:基于美国将退出伊朗核协议的决定,沙特阿拉伯承诺将着力稳定全球原油市场,维护原油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以及全球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没错,沙特一语中的,增产!
一旦沙特执意增产,那么和俄罗斯的“减产协议”便成为一纸空文。届时,原油供需又重回不平衡时期,一场新的石油危机怕正在酝酿中!
二、美国退出“协议”对伊朗的影响
从伊朗贸易交易情况来看,美国的影响更是极为有限。2016年美国伊朗贸易额2.57亿美元,还不到伊朗对外贸易总额的0.3%。
从伊朗原油的出口来看,2016年伊朗83%的原油销往亚洲,17%的原油销往欧洲,2017年,在伊朗原油出口中有62%的原油销往亚洲市场,剩余的38%全部销往欧洲市场。
没错,是的。美国没有从伊朗买过一滴石油。真正决定伊朗经济的是亚洲和欧洲。
昨天举行的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中方发言人表示将继续本着客观公正和负责任的态度,同有关各方保持密切沟通,继续致力于维护和执行伊核全面协议。
同时,英法德三国领导人也重申,将继续遵守伊核协议。
伊朗国家石油公司也做出了回应,其董事、总经理阿里·卡尔多尔表示,“如果美国退出,可能受到影响的是对部分欧洲客户不到30万桶/日的出口”。
小结
在2017年中国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石油进口国,但是,作为世界最大石油消费国,美国仍需要从国外进口大量石油,稳居第二大石油进口国的地位。
仅从2016年的石油进口情况来看,2016年美国生产石油5.43亿吨,而石油消费量却达到了8.63亿吨,原油进口量更是达到3.933亿吨。而不断上涨的高油价对一个石油进口大国来说,并不是一件喜闻乐见的好事。
况且如果伊朗重新启动核武器研究,中东地区的地缘政治矛盾将长期处于难以消退的状态。在未来,这也极有可能成为促使石油产量下降的重要因素。
伊核协议的取消并不是一个会带来互利共赢的棋局,但极有可能引发油价的再次上涨。
(数据整理:穆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