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信息化

渤钻井下打造质量效益市场纪实
市场是企业竞争的舞台,效益是企业发展的根基。渤海钻探井下作业公司树立正确的市场效益观,各项管理行为围着效益转,跟着市场变,不断提升稳健发展品质。

截至5月初,该公司在冀中、长庆、吉林、青海等主要市场运行顺畅,市场创收4.4亿元,同比增加11%。

效益标尺量市场

有所为有所不为

今年年初,井下作业公司管理层先后组织了长庆、新疆、冀中、国际等14个场次的市场专题会议,做出了外部市场保效益、关联交易市场保份额、国际市场保增量的工作部署,继续“向西走、向西拓”,做实长庆市场加法,退出无效市场。

走出去就要有敏锐的洞察力。为提高市场开拓成功率,在选择进入目标市场前,井下作业公司进行详细的市场调查和分析,在战略布局、结构优化、生产过程、人力资源、技术创新等方面统筹测算,着力使开拓的市场能够成为新的效益增长点。

经过密集走访20余个甲方单位,开展工作交流30余次,该公司叩开了青海压裂市场大门。他们向青海油田采油一厂推介压裂裂缝实时监测、自缔合压裂液体系等技术,详细测算青海压裂项目效益情况,积极开展项目投标,成功收获70余口井工作量。4月初,已连续完成2口井施工,压后求产效果良好,为进一步拓展青海市场打下坚实基础。

该公司在-30℃的极寒天气下优质高效完成吉林市场龙深306、龙深302井施工,与甲方建立良好的关系。2018年,成功中标吉林油田压裂施工项目。3月,项目正式启动,截至目前完成压裂5口41层,实现创收850万元。

管理求变强市场

各要素有效流动

针对长庆市场工作量持续增加、后勤生产保障滞后的问题,该公司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抽调机关安全、技术、经营、市场等部门7名骨干,进驻长庆市场开展为期一年的对口支援,全力保障市场运行。“围绕市场设计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让人员和资源围绕市场动起来是管理的关键。”井下作业公司经理孙海林说。

工程服务市场价格持续走低,“量增价降”对生产组织模式带来的新挑战。为保障青海压裂施工首战告捷,该公司从新疆吐哈市场协调一支压裂队伍,从冀中地区调运压裂罐等配套工具,选送化工料、压裂砂保障施工生产。针对秘鲁市场施工需求,在各基层单位精选技术、安全、管理人才组建秘鲁施工项目组,一季度完成压裂施工13口47层,检泵作业11井次。

该公司坚持外部项目“瘦身提效”,年初对55岁以上大龄员工进行回调,形成了大龄员工回调的良性机制。在青海、吐哈等外部市场大力推广骨干带劳务工施工模式,每队固定3名骨干对劳务工进行帮扶管理。

过硬技术为解难

为油服务稳市场

“因油而生,为油服务”已内化为井下作业公司员工的价值理念。

该公司针对各市场制定个性化服务方案。3月,该公司开展华北石油采油一厂90天集中会战,集中试油机组10支,大修队4支,压裂机组2套,突击到手工作量。加强大修市场拓展,开辟两个取换套施工试验区,成立3支取换套专打队伍。加强重点井组织,成立项目小组,落实处级干部和工程师“双盯”工作要求,圆满完成集团公司重点井安探4井、安探2X井施工。

为甲方解难离不开过硬的技术水平。该公司加快突破生产瓶颈技术、业务链延伸技术攻关和新技术推广应用,“自缔合高温抗盐压裂液体系”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首次在华北地区采用连续油管水力切割工艺,成功完成泽43-6井管柱内清垢、切割施工,为打捞严重腐蚀管柱、实现修井提速开辟了新途径。在二连、冀中地区多口井成功应用裂缝监测技术,根据裂缝形态,实时调整施工方案,安全优质完成施工。

同时,该公司不断完善现场技术服务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促进基层队按流程、按规范、按标准进行技术服务,提升现场服务质量和安全管控水平。4月4日,井下作业公司采用连续油管套铣一体化工艺,优质完成华北油田采油一厂任829井施工,成功钻磨3920.18米处42厘米的WBM电缆桥塞,优质高效完成冀中地区首秀。
(本文转自:中国石油报,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小编)
来源 | 中国石油报     时间 | 2018-05-07
【分享】

返回

工作时间:am 9:00-pm 18:00

(8610) 8758 9901

您还可以留下联系方式,
我们工作时间主动联系您。